青花梵文天字罐
青花瓷,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,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,清代时发展到了顶峰。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,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。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,以各种线条和点染、渲染来完成画图。当下藏品出手以及春拍藏品甄选 被选的藏品可保送一线拍行 一五零五六九二五六一五 郑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。明代青花瓷器的总体特征:早期青花晕散、中期艳丽、晚期灰暗。 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,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。在清档中都写成“成窑天字罐”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。
在瓷器历史上,大明成化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,地位很高,因是御用器。故成化天字罐在瓷器的收藏中会是特别珍贵,北京故宫、台北故宫以及东京、伦敦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。
大明成化天字罐在成化斗彩瓷器中声名显赫,为皇宫御用之物,价值连城。天字罐是成化的首创,纹饰有海马纹、花草纹,惟独没有人物纹。罐底书写的“天”字,特征是无栏无框。因距今已有500多年,岁月沧桑,社会动荡,完整的珍贵器物流传至今已属不易,特别是一些盖罐,其盖原配者罕见之至。

大明成化天字罐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,历史上就特别珍贵。乾隆时期有一段文字记载: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,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,并传旨:“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,着交唐英补釉。如补得,补好送来。如补不得,不必补,仍旧送来。钦此。”唐英看到御旨后十分紧张,他把这个罐带回景德镇,琢磨怎么能把釉补上。隔了几个月,他重新做三对,连同原罐,一起带回给了皇上。